为深入推进制药工程智慧课程建设项目,促进教学经验交流与资源共享,11月5日,制药工程系成功召开了智慧课程建设交流会。会议围绕“AI赋能制药工程教育创新”主题,就课程设计、技术融合与教学实践展开深入探讨,全体制药工程教师参加了会议,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李晓瑛到会指导。

随着制药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加速转型,培养具备AI素养与工程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成为教育改革的迫切任务。本次交流会基于制药工程系已启动的十门核心课程智慧化建设项目,旨在凝聚全系教师共识,破解教学改革中的难点,推动课程建设与产业需求紧密对接。会议通报了智慧课程建设的最新进展。项目已建立“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三级体系,并完成了课程资源采购的专家论证。下一步将重点推进知识图谱构建,通过实体关系三元组重构知识结构,结合多维度过程评价,实现教学效果可量化、可优化。




会上,近期赴长沙参加“AI赋能教学模式创新与能力提升”培训的三位骨干教师分别进行经验分享。他们结合培训内容,详细介绍了AI课程设计方法论、智能评价工具的应用场景,以及如何将AI技术深度融入制药工程专业教学。分享强调,AI技术需与学科特色结合,避免“为技术而技术”,而应聚焦于解决教学痛点、提升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交流中,教师们一致认为,智慧课程建设需强化企业专家参与,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数智化需求同步。同时,针对部分教师存在的“适应性焦虑”,系部计划开展分层培训,注重学科内容与AI工具的深度融合,而非仅聚焦技术操作。
未来,制药工程系将分阶段从课程设计、知识图谱建构、资源建设、模块训练等方面系统推进项目落地。本次交流会为制药工程智慧课程建设提供了重要思路碰撞与实践指引,进一步强化了教师团队对AI赋能教育的理解与信心,为后续项目高效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