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升学院师生科研能力及水平,推动学科建设及高质量发展,近日生命健康学院学术月系列活动如火如荼进行,我院特邀北京大学护理学院孙宏玉教授担任主讲人,讲座以“主动健康领域的护理科技创新”为主题,围绕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老龄化社会健康挑战及慢性病管理创新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生命健康学院领导班子,产业学院合作单位教师代表,护理系教师和学生代表广泛参与,会议由生命健康学院党委书记李晓瑛主持。
孙宏玉,北京大学护理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导师,美国护理科学院Fellow,担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护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教育部虚拟仿真创新联盟护理学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护理学会高等护理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护理杂志》副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护理专业教材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国生命关怀协会人文护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重要职务。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项,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2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新文科项目等其他项目10余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SSCI及SCI论文100余篇。
讲座中,孙宏玉教授在阐释护理科技创新对主动健康服务发展的重要性基础上,剖析团队在主动健康领域取得的一系列创新成果,并依托主动健康相关项目申报指南激发创新思维。孙教授指出,国家战略为健康科技创新指明方向,并重点介绍了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动健康和人口老龄化科技应对”专项项目,该项目聚焦老年体质促进、慢性病防控和智能辅具研发等领域,所研发的“网络化卧床老人康复护理系统”通过云平台实现“评-防-康-护”一体化服务,完成动态评估,并牵头制定国家标准。在慢病管理方面,团队运用知识图谱与人工智能技术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和辅助决策系统,探索“四级预防”理念,覆盖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等四大慢病类型,为应对老龄化挑战提供科技支撑。讲座过程中,孙教授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为下一步学科发展与学科建设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强调应加强医工交叉融合,推动健康数据平台建设,深化产学研合作,提升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同时注重人才培养与团队协作,以主动健康领域关键技术突破为抓手,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助力学校在“健康中国”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本次讲座生动展示了护理科技与前沿学科的深度融合,为应对人口老龄化与慢性病挑战提供了创新思路。生命健康学院学术月后续活动将持续聚焦健康科技前沿,推动学术交流与产业实践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