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吴兴区红十字会和护理健康协会的共同努力下,一场针对红十字应急救护师资的专场培训班成功举行。此次培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应急救护师资的专业水平,为社会急救事业培育出更多合格的专业人才。
应急救护师资专场培训班
3月14日晚上六点,培训活动在8-109教室正式开始,首先进行的是红十字应急救护师资动员讲话,这不仅为接下来的培训活动奠定了基调,也激发了学员们的学习热情。
红十字救护基本知识讲解
3月15日上午,红十字会的资深讲师钱坤荣老师开始了他的教学课程。他首先介绍了红十字运动的基本知识,让学员们对红十字会的历史和宗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随后,钱老师详细讲解了救护概论,包括救护的基本原则和流程,使学员们对救护工作有了全面的认识。紧接着,钱老师重点讲解了心肺复苏(CPR)的理论和操作技巧,这是急救中非常关键的一项技能。此外,他还教授了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方法,这是现代救护中不可或缺的设备。通过钱老师的讲解和示范,学员们对这些关键的救护技能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创伤救护知识和常见急症处理
3月15日下午的课程由另一位经验丰富的红十字会讲师费岚老师负责。费老师主要讲解了创伤救护的理论知识和常见急症的处理方法。她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让学员们了解在紧急情况下如何快速有效地进行初步处理。当晚,费老师还组织了一次理论知识的考核,通过这种方式,学员们能够及时检验自己对当天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为老师提供了反馈,以便于调整后续的教学计划。
培训班小结
整个培训班的举办,不仅提升了学员们的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更为他们今后在急救领域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这样的专业培训,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具备高水平救护能力的师资力量加入到急救事业中,为社会的公共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
创伤救护技能考核
3月22日,红十字会的吴荣华、王慧凌老师对学员们进行了创伤救护技能考核。考核范围明确,涵盖了绷带包扎(包括断肢回返包扎、螺旋包扎等)、三角巾止血(如头顶帽式包扎)、三角巾固定(例如锁骨骨折三角悬臂固定等)以及心肺复苏等多项实操内容。
面试考核
3月29日,学生讲师对学员们进行了面试考核。面试流程设计严谨科学,包括自我介绍、情景模拟讨论、包扎操作示教以及现场随机抽取包扎题目环节,全方位考察学员的综合素质与应急救护实操能力。
PPT试讲考核
最后的试讲环节同样精彩纷呈。4月12日,红十字会的沈文婕、李汝婷老师对学员们的PPT试讲进行了考核。学员们聚焦试讲主题“意外事件”,并结合自身的授课内容及对象,稳健流畅地完成了教学内容。这一环节不仅考验了学员对教学内容的精炼程度,更检验了他们的临场应变能力与时间把控能力,是对学员教学能力的一次全面考核。
总结
此次培训内容设计得非常全面,内容丰富多样,不仅包括了理论知识的讲授,还包括了实践操作,确保了学员们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学习效果。培训班的举办不仅能够提升大学生们的应急救护技能,让他们掌握在紧急情况下自救互救的方法,还能培养出一批具备专业救护知识的师资力量,为校园安全及社区急救教育贡献青春力量,共同营造一个更加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