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文化】德之所在 天下归之

发布者:生命健康学院发布时间:2022-09-30浏览次数:11

“德之所在,天下归之”,“义之所在,天下赴之”。我们要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坚持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理念,推动全球人权治理朝着更加公平、公正、合理、包容的方向发展。要积极参与联合国人权事务,广泛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开展国际人权交流合作,发挥建设性作用。

——6月16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坚定不移走中国人权发展道路,更好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

“德之所在,天下归之”,“义之所在,天下赴之”,出自《六韬·文韬》:“免人之死,解人之难,救人之患,济人之急者,德也。德之所在,天下归之。与人同忧、同乐、同好、同恶者,义也;义之所在,天下赴之。”这句话举例说明了何为德、何为义,告诉人们仁德之所在、道义之所在,便是人心之所在。

《六韬》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军事著作,成语文韬武略中的韬即指《六韬》。今天我们见到的《六韬》传本,为六卷六十篇,作者已不可考,书中内容涉及战争谋略、作战类型、作战指导原则、排兵布阵等方方面面。

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的立世根本之一。在中国历史上,有八德之说: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又有六德之说:知、仁、圣、义、忠、和。无论是八德还是六德,首先都要做到心正、行正。儒家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说“有德此有人”,有了德,才有人心所向;道家代表著作叫《道德经》,传递着道家思想“道生之,德蓄之”的理念。对于个人,“君子以厚德载物”;对于家国,“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总之,“德者,本也”。

这样的理念,是传统文化对于人生奋斗、国家治理的方向指南。在个人理想与追求上,中国人常常以德为目标,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叔孙豹有“三不朽”之说,认为人生之不朽有三: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道德、功业和言论,道德居首位。这“三不朽”始终影响着古时仁人志士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追求,由此形成了一种道德至上的价值取向和文化精神。穷达以时,德行一也,无论是得志还是不得志,道德的修养、品德的践行都要一以贯之。国家治理中,更加重视德政德治。西周初期,周人总结经验教训,探求三代更替的原因,提出了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的思想。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小到个人发展,大到天下人心,德与义都是基础性的力量,唯“立德”方能“得道”,方能产生高尚的感召力和强大的向心力。这是因为,对正义美好的追求,是人人心底的向往,所以为政以德必会有庞大的民心来支撑,必将有历史的选择来支持。

百年党史是中国共产党行大道、立大德、得民心的最好注解。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始终坚守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以实际行动践行了誓言。这份熔铸在血脉中的使命担当,让中国人民坚定地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德之所在,天下归之;义之所在,天下赴之,国际交往亦是如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又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引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在世界大变局中开创新局,为人类发展进步事业作出重要贡献。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一片片写有参赛国家和地区名字的“小雪花”汇聚为一朵“大雪花”,演绎“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理念,让世界看到中国推动人类共同发展、共享未来的努力,也让人感受到来自世界各国的朋友们追求人类美好未来的共同愿望,激发出国际社会不惧风雨、团结起来战胜挑战的信心。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在自己的章程中如此郑重宣告。大道不孤,德必有邻。这样一个追求“天下为公”的政党,赢得了越来越多同道之人的支持和赞同,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升,朋友圈越来越大,也给自身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